清晨的乳制品车间里,一排排瓶装鲜牛奶正沿着传送带 “排队”,缓缓进入一台满是温水的设备 —— 这就是水浴式
巴氏杀菌机。没过多久,经过处理的牛奶就能达到安全饮用标准,还能保留原本的奶香。细心的人或许会好奇:机器里这么多水,难道用一次就倒掉?水浴式巴氏杀菌机里的水,到底会不会循环使用呢?
答案是肯定的。水浴式巴氏杀菌机的水大多会循环利用,这可不是简单的 “重复加水”,而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循环系统,就像给设备装了个 “水循环管家”,既不浪费水资源,又能保证杀菌效果。
要弄明白这套系统,得先看水在机器里的 “旅程”。当设备启动后,水箱里的水会先被加热到巴氏杀菌所需的温度 —— 通常在 60℃-85℃之间,具体温度会根据处理的
食品调整,比如鲜牛奶一般用 60℃-65℃,果汁可能会稍高些。接着,水泵会把加热好的水输送到杀菌腔,让水流均匀包裹住装有食品的容器,通过热传递给食品杀菌。这时候,用过的水并不会直接排出,而是顺着专门的管道流回水箱,完成第一次 “循环”。
为什么非要让水循环呢?如果不循环,每次杀菌都用新水,不仅会浪费大量水资源,还很难维持稳定的温度。要知道,巴氏杀菌的关键在于 “恒温”,温度忽高忽低会影响杀菌效果 —— 温度不够可能杀不死有害菌,温度太高又会破坏食品的营养和口感。循环系统能让水始终在封闭的管道和水箱里流动,配合加热装置实时补温,就像给水温装了 “稳定器”,让杀菌腔里的每一处水温都保持一致,给每瓶牛奶、每盒酸奶 “同款温暖”。
不过,循环水也不是 “一用到底”,系统里还藏着几个 “小帮手”,确保循环水的干净和安全。第一个是过滤器,水流回水箱前会先经过过滤,把可能混入的食品残渣、容器碎屑等杂质拦住,避免堵塞管道或污染后续的食品。比如处理瓶装果汁时,若有瓶口残留的果汁滴进水里,过滤器就能及时过滤掉,防止水质变浑浊。
第二个 “小帮手” 是水质监测装置。系统会定期检测循环水的酸碱度、浊度等指标,如果发现水质不符合要求,就会自动排出一部分旧水,再补充新水,保持水循环的 “新鲜度”。就像我们平时喝水,不会一直喝同一杯水,而是会适时更换,确保健康。
还有一个细节很重要:循环水的管道和水箱大多采用不锈钢材质,这种材质不容易生锈,也不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,能减少水质污染的风险。工作人员还会定期清洗循环系统,比如每周拆开过滤器清理杂质,每月对水箱进行彻底消毒,让循环水始终保持 “干净状态”。
这套循环系统不仅适用于乳制品,在处理酱料、卤味、预制菜等食品时也同样好用。比如给瓶装豆瓣酱杀菌时,循环水能均匀包裹玻璃瓶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酱料变味;给真空包装的卤鸡腿杀菌时,水流能填满包装间的缝隙,让每一块鸡腿都受热均匀。
其实,水浴式巴氏杀菌机的水循环设计,是 “实用” 和 “环保” 的结合。它既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,又保障了食品杀菌的稳定性,让我们吃到的每一份经过巴氏杀菌的食品,都既安全又保留了原本的风味。下次再看到超市里的鲜牛奶、
低温酸奶时,或许就能想到,它们背后还有这么一套默默工作的水循环系统,在守护着食品的安全和美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