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喝的鲜牛奶、下午茶的瓶装果汁,能放心饮用,背后都有
全自动巴氏杀菌机的功劳。但你有没有好奇过,每天接触这些
食品的杀菌机,到底用了什么材料?毕竟直接跟吃的打交道,材料安全、耐用度都得过关,可不是随便选的 —— 从接触食品的核心部件到机身外壳,每种材料都有 “专属理由”,既得符合食品卫生要求,还得扛住杀菌过程中的温热环境。
核心接触部件:食品级不锈钢是 “标配”
最关键的要数直接接触食品的部件,比如杀菌罐、输送管道、搅拌桨这些。这里几乎都用食品级不锈钢,常见的是 304 不锈钢,有些处理酸性稍高食品(比如橙汁、酸奶)的设备,会用耐腐蚀性更强的 316 不锈钢。
为啥非不锈钢不可?首先是安全底线 —— 这两种不锈钢不含铅、镉等有害物质,不会跟牛奶里的蛋白质、果汁里的有机酸发生反应,就算长期在 60-85℃的巴氏杀菌温度下工作,也不会析出杂质,完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。其次是 “耐造”,巴氏杀菌时会频繁用到水或蒸汽,不锈钢不怕这种温热潮湿环境,也不容易被食品里的酸性物质腐蚀,比如用 304 不锈钢做的杀菌罐,装完酸性的苹果汁再洗干净,下次装牛奶也不会有生锈痕迹。而且不锈钢表面光滑,用高压水枪一冲就能洗干净,不会像塑料那样藏住细小缝隙,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,这对食品加工来说太重要了。
机身主体:坚固耐用是关键
再看机身外壳,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机器 “外衣”,常用的是普通不锈钢或碳钢。这部分不用直接接触食品,核心需求是坚固、抗造。
普通不锈钢比碳钢更耐腐蚀,比如放在潮湿的食品加工车间,就算偶尔溅到水,也不容易生锈,还能直接用湿布擦拭清洁;碳钢则更经济,很多厂家会在碳钢表面做喷塑处理 —— 喷上一层食品级的粉末涂料,既能防生锈,还能根据车间环境选浅色系(比如白色、浅灰色),看起来干净整洁,也方便发现表面的污渍。不管选哪种,机身材料都得够结实,因为杀菌机工作时会有轻微震动,外壳要能稳住内部的电机、管道,不能轻易变形。
加热与冷却系统:材料得 “适配温度”
杀菌机的 “温控核心”—— 加热和冷却系统,材料选择也有讲究。加热管常用铜管或不锈钢管:铜管导热快,能让杀菌罐里的温度快速升到设定值(比如 75℃),而且铜管耐温性不错,长期在温热环境下工作也不容易变形;不锈钢加热管则胜在耐腐蚀性更强,比如有些设备用蒸汽加热,不锈钢管不怕蒸汽里的微量杂质影响,使用寿命更长。
冷却系统里的换热器(比如板式换热器),大多也是不锈钢材质。一片片薄薄的不锈钢板叠加在一起,杀菌后的食品(比如热牛奶)和冷却水在板的两侧流动,通过不锈钢传递热量,让牛奶快速降温到常温。不锈钢的导热性刚好能满足冷却需求,还不会跟食品或冷却水发生反应,保证食品安全。
密封件:小部件有 “大要求”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但超重要的部分 —— 密封件,比如杀菌罐盖子的密封圈、管道接口的垫片。这些地方绝对不能用普通橡胶,必须选食品级硅胶或氟橡胶。
食品级硅胶最大的优点是无毒、耐高温,巴氏杀菌的 85℃高温对它来说 “小菜一碟”,而且弹性好,盖紧杀菌罐后能牢牢密封,不让罐里的蒸汽跑出来,也不让外面的细菌进去污染食品。要是处理油性稍大的食品(比如稀奶油),就会用氟橡胶密封件 —— 它不怕油,不容易老化变硬,就算长期接触油脂,也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,不会像普通橡胶那样开裂漏水。
材料选择的 “核心原则”
其实全自动巴氏杀菌机选材料,就围绕三个核心:安全第一、适配功能、耐用省心。安全是底线,所有接触食品的材料都得有食品级认证;适配功能就是看材料能不能满足杀菌需求 —— 比如加热部件要导热好,密封件要耐高温;耐用性则关系到设备的使用成本,比如不锈钢部件能用五六年甚至更久,不用频繁更换,减少维修麻烦。
要是你以后留意这类设备,也可以多问一句核心部件的材料 —— 比如 “杀菌罐是 304 不锈钢吗?”“密封件是不是食品级硅胶?”,这些细节能帮你判断设备是否靠谱。毕竟,一台杀菌机的好坏,藏在每一种材料的选择里。
**